行業(yè)整體:行業(yè)弱復蘇,盈利能力逐漸修復。根據申萬分類機械設備板塊內576 家公司為樣本進行分析:1)收入和利潤均呈回暖態(tài)勢:2023 年機械設備行業(yè)實現營收19058.91 億元,同比+2.56%;歸母凈利潤1161.40 億元,同比+0.80%。2024Q1 實現營收4130.25 億元,同比+3.75%;歸母凈利潤總額264.77 億元,同比+2.65%,回暖趨勢愈顯。2)利潤率水平較為平穩(wěn):
2023 年全行業(yè)毛利率中位數28.75%,同比+0.03pct;凈利率中位數8.54%,同比-1.35pct;2024 Q1 毛利率中位數為28.22%,同比-0.27pct;凈利率中位數為7.18%,同比-0.88pct。3)現金流水平改善明顯: 2023 年行業(yè)整體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1373.74 億元,同比+6.17%。2024Q1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-19.01 億元,較2023Q1 的-234.20 億元呈現大幅改善。
工程機械:出口有效平抑國內周期性波動,驅動利潤持續(xù)增長。2023 年工程機械板塊營收3423.00 億元,同比+1.51%;2024Q1,營收862.81 億元,同比+2.61%。而利潤增速遠超收入增速,2023 年歸母凈利潤254.73 億元,同比+23.56%;2024Q1,歸母凈利潤71.69 億元,同比+7.53%。這主要得益于工程機械企業(yè)海外業(yè)務占比持續(xù)增大,海外利潤率遠超國內,帶動利潤高增。我們預期2024 年國內市場或仍處磨底狀態(tài),只要內需不再出現大幅下降,隨各企業(yè)海外收入占比提升,2024 年板塊利潤修復具有較大的確定性。
自動化設備:自動化市場需求尚顯不足,靜候周期拐點。1)機器人板塊-短期業(yè)績波動性較大:2023 年機器人板塊營收362.14 億元,同比+13.00%;歸母凈利潤9.38 億元,同比+239.09%;2024Q1,營收78.44 億元,同比+3.11%;歸母凈利潤2.42 億元,同比-58.73%。長期看,我們認為隨著我國人力成本上升、老齡化加劇,在用工難、用工貴的背景下,機器人替代人并廣泛應用仍是未來長期趨勢。2)工控設備-營收保持雙位數增長:2023 年工控設備板塊公司在行業(yè)需求尚顯不足的背景下,通過積極進行國產替代等途徑,實現營業(yè)收入的雙位數增長,營收799.56 億元,同比+16.14%;歸母凈利潤94.17 億元,同比+0.57%。2024Q1,營收176.69 億元,同比+18.27%;歸母凈利潤18.31 億元,同比+9.67%。3)激光設備-利潤或觸底回升:2023 年激光設備板塊營收412.52 億元,同比-0.97%;歸母凈利潤27.11 億元,同比-10.53%;2024Q1,營收84.16 億元,同比-1.61%。這主要是受制造業(yè)景氣度影響,國內需求承壓。整體看,在市場恢復、技術迭代效率提升等多因素驅動下,激光器行業(yè)依然處于增長期,利潤有望觸底回升。
通用設備:需求進入向上周期,復蘇強度有望逐漸加強。1)機床工具-需求有望進入集中釋放期:2023 年機床板塊營收244.76 億元,同比+2.90%;歸母凈利潤3.80 億元,同比+10.10%;2024Q1,營收58.18 億元,同比+2.93%, 歸母凈利潤3.56 億元,同比-27.27%,短期有所波動。但長期看,隨著《推動工業(yè)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》等出臺,明確提出要“重點推動工業(yè)母機行業(yè)更新服役超過10 年的機床”,我們認為機床的更新具有確定性和迫切性,有望迎來量質齊升的需求釋放期。2)刀具-營收增長利潤承壓:23&24Q1 刀具板塊分別實現營業(yè)收入87.84 億元(同比+25.86%)和21.56 億元(同比+6.92%)。23&24Q1 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2.97 億元(同比-2.64%)和2.69億元(同比-15.63%)。長期看,我們認為刀具行業(yè)將迎來需求回暖、國產替代及出口加速帶來的機遇期,在下游行業(yè)弱復蘇的背景下,國產刀具庫存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,國內領先的刀具企業(yè)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廣闊市場。3)檢測-業(yè)績增速有所放緩:23&24Q1 檢測板塊分別實現營業(yè)收入285.96 億元(同比+6.08%)和57.92 億元(同比+4.60%)。23&24Q1 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5.33 億元(同比-6.68%)和3.50 億元(同比-27.27%)。我們認為,下游低空飛行器行業(yè)的興起將會為檢測行業(yè)注入新的活力,隨著越來越多新型號的低空飛行器上市,將會推動第三方檢測行業(yè)需求的快速提升。
軌交設備:鐵路客貨運量顯著復蘇,軌交裝備投資不斷升溫。2023 年我國鐵路客運量為38.54 億人次,同比+130.40%,超疫情前2019 年水平。另一方面,2023 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7645 億元,同比+7.54%,創(chuàng)2015 年以來最高增速。我們認為受疫情影響,我國十四五前三年鐵路投資平均額不及預期,在《“十四五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驅動下,疊加大規(guī)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出臺,2024 年投資增速將持續(xù)走高,鐵路固定投資額有望超8000 億。2023 軌交板塊實現營收4017.20 億元,同比+1.16%;歸母凈利潤223.57 億元,同比+8.80%。2024Q1,營收656.45 億元,同比-2.24%;歸母凈利潤28.63 億元,同比+4.61%。我們認為,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在不斷恢復,同時動車組招標量大幅增長,疊加設備更新政策的落地與推進,軌交設備有望持續(xù)受益。
投資建議:23 年&24Q1,機械行業(yè)呈現弱復蘇態(tài)勢,有效內需仍不足,盈利能力仍待修復。我們認為機械行業(yè)的驅動力未來主要在兩個維度:1)政策扶持帶來的內需擴大:“新質生產力”、“大規(guī)模設備更新”等政策出臺,響應迅速、針對性強、行業(yè)覆蓋面廣。我們認為這將進一步促進數控機床、工業(yè)機器人、工業(yè)控制裝備等需求的釋放。建議持續(xù)關注設備更新政策落地情況以及率先受益的子板塊。2)出海擴大帶來的量利齊升:今年以來全球制造業(yè)復蘇態(tài)勢逐漸增強,我國率先發(fā)力海外市場、走出去的機械企業(yè)將憑借領先的性價比優(yōu)勢,在全球市場中持續(xù)占領更多的份額,帶來營收和利潤的高增。建議關注工程機械、通用機械等子板塊中出海優(yōu)勢領先的企業(yè)。
風險提示:宏觀經濟下行風險;政策推進不及預期、原材料價格波動;下游需求低迷;國際地緣政治沖突;貿易爭端持續(xù);產業(yè)政策調整。
知前沿,問智研。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(yè)咨詢機構,十數年持續(xù)深耕產業(yè)研究領域,提供深度產業(yè)研究報告、商業(yè)計劃書、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(yè)咨詢服務。專業(yè)的角度、品質化的服務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,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(yè)解決方案,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。
轉自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:何文雯


2025-2031年中國機械設備行業(yè)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機械設備行業(yè)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》共九章,包含中國機械設備行業(yè)市場痛點及產業(yè)轉型升級發(fā)展布局,中國機械設備行業(yè)代表性企業(yè)案例研究,中國機械設備行業(yè)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