榜單解讀:
我國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計36個城市,其中遼寧、浙江、山東、福建、廣東5個省份除省會城市以外,均有1座計劃單列城市;36個城市2020年共實現(xiàn)地區(qū)生產總值39.83萬億元。
1、上海GDP最高,重慶、廣州同比增加超千億元
上海、北京實現(xiàn)地區(qū)生產總值均超3萬億元,其中上海最高,為3.87萬億元,較上年全年GDP增長1.43%;深圳、廣州、重慶生產總值超2萬億元,其中深圳、廣州均屬于廣東?。淮送膺€有13座城市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,僅拉薩1座城市生產總值不足1000億元。
相較于2019年,32座城市2020年的生產總值增加,長春增幅最大,同比增長12.43%,重慶、廣州增量均超千億元;天津、哈爾濱、烏魯木齊、武漢4座城市生產總值減少,受疫情影響,武漢減幅和減量均為最大,同比下降3.74%,減少607.21億元。
2、北京、南京、深圳、上海人均生產總值超15萬元,北京、??诘谌a業(yè)占比超80%
36座城市人均生產總值均高于5萬元,合肥、天津等15座城市人均生產總值超10萬元,其中北京、南京、深圳、上海4座城市人均生產總值高于15萬元,北京人均生產總值最高,為16.49萬元。
從產業(yè)結構占比來看,36座城市中重慶的第一產業(yè)生產總值最高,為1803億元,第一產業(yè)占比7.21%,其第三產業(yè)占比52.82%,哈爾濱、南寧2座城市的第一產業(yè)占比高于10%;深圳、上海的第二產業(yè)生產總值均超萬億元,南昌、寧波2座城市的第二產業(yè)占比高于45%;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重慶、成都、杭州7座城市的第三產業(yè)生產總值均超萬億元,其中北京、上海第三產業(yè)生產總值高于2萬億元,北京最高,為3.03萬億元,北京、???座城市的第三產業(yè)占比超80%,此外還有上海、廣州、烏魯木齊3座城市第三產業(yè)占比高于70%。
3、銀川生產占全省GDP比重超50%,超九成城市占其所屬省份GDP比重超20%
除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慶4個直轄市以外,32座城市中有25座城市占其所屬省份生產總值比重高于20%,銀川占其所屬省份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生產總值比重高達50.1%,西寧、長春各自占其所屬省份生產總值比重均高于40%,西安、哈爾濱、拉薩、成都、武漢、???、蘭州占其所屬省份生產總值比重均高于30%。
遼寧省下轄的大連、沈陽2座城市生產總值共計占全省生產總值的54.17%;浙江省下轄的杭州、寧波2座城市生產總值共計占全省生產總值的44.04%;山東省下轄的青島、濟南2座城市生產總值共計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0.84%;福建省下轄的福州、廈門2座城市生產總值共計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7.32%;廣東省下轄的廣州、深圳2座城市生產總值共計占全省生產總值的47.57%。
注:人均GDP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為準手動計算。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22-2028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(yè)市場全面調研及發(fā)展趨勢研究報告》


2025-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(yè)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
《2025-203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(yè)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》共八章,包含共享經濟各細分業(yè)態(tài)典型案例分析,中國共享經濟發(fā)展前景及趨勢分析,中國共享經濟投資風險及策略分析等內容。



